“鲍鱼育苗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南美对虾养殖要讲究哪些技巧?”
“海产品质量安全管控要注意哪些要点?”
……
8月24日-27日,开渔期间,由秀屿区农业农村局主办,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22年南日岛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开班。来自万峰、港南村的近100位渔民参加短期培训。该班次课程针对性、实效性强。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王春忠研究员的精彩授课,互动环节高潮迭起,群众掌声笑声不断。
据介绍,授课老师均提前一天,从莆田市区驱车50多公里,至石城南码头搭轮渡,颠簸30分钟进岛,再换乘汽车抵达目的地住宿。一路舟车劳顿,稍事休整后,第二天给渔民朋友面授上课。期间,学院还要克服受涌浪大、水位低导致部分航班停航等影响,妥善安排授课老师送教进岛,而当地渔民则在村部家门口就能“享用”量身定制的优质培训课“套餐”。港南村村民陈建梅激动地说,国家惠农政策好,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我们不但足不出村就可以学到农技,而且一人一天还能领取100多元的省级财政政策性补贴。
据了解,南日岛位于兴化湾,是南日群岛的主岛,福建省第三大岛,莆田市第一大岛。海岸线总长66.4公里,围垦面积1.23万亩,盛产鲍鱼、石斑鱼、龙虾、鳗鱼、黄瓜鱼、蟹、红毛藻等100多种水产品,出产南日鲍鱼,为中国鲍鱼主产区之一。南日鲍鱼是南日海域特产,采用南日岛自己培育的苗种,并于2009年成功注册了“南日鲍”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旅游经济、海洋经济、渔业养殖是当地岛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地处偏远海岛,交通不便、人稀地少,海岛渔民学农技的机会就显得尤为稀罕。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紧扣海岛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由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全市海洋渔业、文化旅游业界专家精心编写培训讲义开展理论授课,采用面授方式,先后为学员讲授了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海洋生物种类及其养殖、金融防诈骗、海岛社区健康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课程,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和互动交流,为学员们打开了新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学员们收获满满,开拓了眼界、汲取了知识、提升了技能。陈建梅等学员纷纷表示,新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农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新技术、新理念,才能了解当前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秀屿区农业农村局黄加煌表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路径是“五个振兴”,其中,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的两环。高素质农民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抓手。区农业农村局和学院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三农”工作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指示精神,按照规范高效组织全程精准培训,精准授课、精准补贴,送培送教到渔民家门口,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杨丽贞副院长说,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职业教育服务战略需要,培训职业农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办学的应尽义务。学院发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这块金字招牌的辐射能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起,学院连续七年承办南日岛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获益群众达近千人次,受到农业农村部门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