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陈各辉 ) 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动,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共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12月30日下午,莆田市政校行企集中签约暨授牌仪式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举行。莆田市副市长胡国防、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陈瑞晶、中国高技术服务业联盟秘书长王建峰等出席活动。
仪式上,莆田市政府与中国高技术服务业联盟签订合作共建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协议;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中国高技术服务业联盟签订福建省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共建协议;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上海赋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厦门中软卓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骠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与这3家合作企业互授“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牌匾。
同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省级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和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名单,全省9所高职高专院校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跻身其中。真可谓:双喜临门、三创开花。
中国高技术服务业联盟秘书长王建峰指出,今天,中国高技术服务业联盟同莆田人民政府、福建省职教学会、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合作办学,集各方之力,联手创建一个全国领先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一个由政府、院校、企业、平台同创建的产教共生生态系统横空出世。两周前,莆田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将产教融合作为市政府未来重要工作之一,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和集中财力扶持,真是荣幸之至、责任重大、未来可期。
陈瑞晶表示,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是产业和行业的需要,随着新技术的演进,产业的结构质量和数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是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所面临的新课题。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是两个不同的利益诉求链。真正的校企融合一定是基于共赢和多赢,能否帮助企业发展和为企业带来利润和价值,是职业院校进行校企融合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到利益相通、价值观相符,才能实现行动上的同频共振,达到真正的“融合”。
胡国防在致辞中说,职业教育是一业系百业,它不仅关系个人的就业和家庭的命运,甚至关系整个产业的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这次集中签约的企业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企业,资本和技术力量雄厚,协同育人经验丰富、成效显著。相信通过政校行企全方位的合作,能把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技术及时融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及课程设置和岗位需求的高度对接,推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实训、就业创业、三创教育、服务能力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有力推动莆田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另据悉,该学院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A类培育院校,也是福建省最早实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招生招工一体化等改革的院校之一。学院共设9个院系,招生专业39个,现有全日制大专在校生近8000人。今年10月,该学院部分搬迁至新校区,依托政校行企合作理事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二元制、校中厂、厂中校等产教协同育人机制,集聚融合全市政校行企的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优势资源,多方协同共同推动三创教育改革。未来两三年内,将着力打造成为莆田市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基地,实现产、教、学、创、研、赛一体化功能,形成全市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