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陈各辉) 12月18日,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推进会召开,许冬红院长作动员报告,院领导林建华、林鹤柱、陈金毓、任清华出席,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许院长在动员报告中指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五纵五横一平台”是其基本框架,“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是每项工作的基本流程。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已经招投标,近期邀请国内的专家参与指导建设。
一、为什么要开展诊断与改进这项工作?一是上级政策工作要求。根据管评办分离要求,教育部决定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2016年印发《 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各院校开展自主诊改工作,对诊改工作不力的院校将采取削减招生计划、暂停备案新专业、限制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等限制措施。二是创建省级示范校需要。今年5月,我们成功入选示范校A类培育院校。诊改工作是示范校内涵指标之一,应明确诊改目标任务、提出制定诊改方案,搭建诊改平台,制定目标链和标准链。借此提升示范校材料质量,为更好谋划明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办学需要。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学院的发展目标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链条与系统、职能部门职责尚未完全理清、工作标准不明确,质量没保障、工作推进和制度落实没有过程监控等等。开展诊改工作有利于校外专家把脉问诊,全面、系统地了解学院和各单位情况,更好地掌握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好对症下药,提高诊断改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要怎么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诊断改进工作从纵向上涵盖了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大系统;横向上包括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这“五纵五横”的结构,基本涵盖了办学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个聚焦办学质量和内涵品质的系统设计。我们要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立体化质量标准和多样化多维度的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信息化的诊断、评价、反馈、改进质量保障科学管理机制。每位教师都是质量的责任主体,如果不融入诊改体系,你的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都无法进行。
为此,一要强化领导。学院将成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委员会。质保委员会下设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和我任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下面又设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办公室和各部门诊改组。同时还设专家组、监审委员会和9个专项工作组。大家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二请专家指导。 学院已委托第三方专家全程进校指导诊改工作。三是启动问责机制。质量监控中心要监控检查诊改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对思想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学习诊改文件,不能很好开展诊改工作的部门和个人,要挂牌督办和全院通报。
许院长强调指出,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吹响了学院深化改革发展的冲锋号。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自觉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对诊改工作的关切度、理解度和认同度,积极配合专家开展工作,群策群力,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打好诊断改进攻坚战,把影响学院质量提升、内涵建设的顽疾逐步纠正过来,构建一个人人参与、处处覆盖、协同推进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激发我们办学的内生动力,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为“十三五”成功创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十四五”建设特色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而不懈努力!